如果说产品外观是有专利的,这样抄袭算不算侵权呢?既然会涉及到法律问题,为什么众多厂家还要冒这个险去做呢?这不得不值得我们去思考。
先来看几个案例:
1. 柳特VS万国
相似度 ★★★☆☆
2. 大运VS沃尔沃
相似度 ★★★☆☆
3. 江淮VS斯堪尼亚
相似度 ★★★★☆
4. 南方重汽VS东风
相似度 ★★★★★
市面上琳琅满目众多的车型,我们老百姓首先对它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产品的外观。外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老百姓对它的选购。一辆车的外观设计,可以说就是代表一家企业的精神内涵,它是一种精髓、一种文化,是刻在骨子里面的,是血液中流淌着的,不随时间的转移而改变,可以说是一脉传承。比如说,一提到宝马,我们就会想到它&8220;双肾形&8221;进气格栅的造形;一提到劳斯莱斯,我们又会想到它宫廷立柱一样的进气栅和一个小天使的标志等等。这些经典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刻画在我们的脑子里面了,这就是行业的本质。
一款汽车的产品,单从外观来讲,从研发到产品成形,都是经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的,这里面既有着对历史的传承,又有着对历史的创造力,这样出来的产品,才是充满着生命力的,才是有希望的。
我们也知道自主创新之路是有多么的艰苦,但对于我们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不缺乏创造力的。我们不该生搬硬套,别人的那一套东西不一定适合我们,鲁迅先生说过拿来主义终就会失败的。对于创新,该如何创新,如果我们目前无从下手的话,那为何我们不从简单的做起呢?对于汽车的创新,如果我们现在核心技术的能力达不到,为何我们不从产品的外观做起呢?如果说我们软件跟不上,为什么不从硬件做起呢?由简到繁,由外到里,由硬件到软件,就算做了一个小小的更动,虽然也不是那么悦目,但这也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啊。我们应该不怕尝试,我们要敢于尝试,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创造出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东西,这才是硬道理,有位伟人这样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自主创新之路是漫长的,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艰辛的。但我们一定要做,现在不做,还待何时。而且国家也鼓励我们这么做,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终就会看到一辆真正完全属于我们中国自己制造的卡车,不管是从外观还是到核心部件,不管是从硬件还是技术。而且我也相信那一天会很快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