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制造企业和起重机械制造企业,中联重科试图通过“结构性”变革,掘金绿色产业。
“开展绿色新材料研制、设备转型升级、研发创新设备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等战略,引发了一场企业内部的"产品变革"、"材料变革"等一系列的"绿色革命"。” 中联重科高级总裁殷正富向本报记者如是表示着其绿色战略布局。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与21世纪经济报道共同举办的第三届“21世纪低碳中国发展高峰会”在京召开。中联重科凭借先进的环保理念及颇有成效的环保低碳实践,从数十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工程机械行业唯一的“低碳先锋企业”荣誉称号,也是历届该奖项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获得者。
混凝土和起重机设备使用环节能耗多少,事关建筑和工业节能问题。而建筑和工业领域是我国节能的重点领域。作为混凝土和起重机制造的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显然把脉了这一时代契机。
“2012年1-9月份,中联重科万元产值工业耗能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6%。”殷正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联重科的秘诀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企业自身“绿色革命”,并在多轮变革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结构性”变革指向清洁发展
《21世纪》:低碳发展在中联重科整个公司发展战略中处于何种位置?起到何种作用?
殷正富: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强,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黄金十年发展期,主要工程机械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低碳、环保成为企业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中联重科一直响应国家号召,始终坚持把低碳发展战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在产品的研发、降耗、排放等取得卓越成效。
《21世纪》:中联重科是否形成或制定了完整的低碳发展战略?
殷正富:中联重科目前已成功构建了自己的绿色趋势管理体系。在产品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性创新以及企业生存发展观念上进行战略思考,开展绿色新材料研制、设备转型升级、研发创新设备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等“结构性变革”,引发了一场企业内部的“产品变革”、“材料变革”等一系列的“绿色革命”。
产业链全面“绿化”
《21世纪》:中联重科是如何进行低碳发展实践的?
殷正富:中联重科注重生产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企业低碳实践,从而引导了企业“结构变革”、“材料变革”、“产品变革”等一系列绿色革命,作为工程机械的领军企业,也引领了工程机械行业的“绿色革命”。
为响应国家发展清洁低碳能源的战略号召,针对国家能源局、国家核电等部委的“积极发展核电”战略规划,中联重科自主研发制造了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ZCC3200NP并成功应用,这款产品的诞生扭转了第三代核电建设关键吊装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推进第三代核电关键吊装设备的国产化做出贡献,彻底摆脱核电站建设受制于国外企业的现状,也为国家清洁核能的产业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
此外,中联重科注重以“科技创新”带动先进生产方式,对行业设备产品进行再创新,中联研发的新能源环卫车辆、餐厨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垃圾处理设备、填埋场污水处理设备等近70种先进产品系列,均为国内首创。
与此同时,中联重科还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套热风循环加热综合式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填补国内此项技术的空白。
此外,中联重科在碳纤维材料研发及应用也作出贡献。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CIFA并实现融合后,中联重科就已成为全世界唯一将碳纤维技术运用至混凝土泵车的生产厂家,该技术的应用使泵车臂架重量减轻40%以上,泵车总重减少15%以上,同时可以使泵车使用寿命长达20年以上。中联重科101米泵车的问世,在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同时也很好诠释了碳纤维技术应用的意义。2012年10月,中联重科与意大利RIBA公司合资建立“高碳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针对工业建筑机械与设备的碳纤维等高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工业化研发制造及销售,中联重科正式进军产业链的上游碳纤维原材料的研发。
节能型搅拌主机JS3000为中联重科JS系列3方搅拌主机。该主机亮点在其高配驱动装置,与国内外行业同类产品相较,各类品质皆处于领先状态。与普通型的3方搅拌主机相比较,其在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能耗可降低22.2%。
与跨国企业仍存差距
《21世纪》:推进低碳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回报?
殷正富:首先,中联重科在保证企业绩效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做到了单位能源消耗及产品排放逐年下降。在能耗问题上,公司2012年1-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 7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3%,能源单位消耗为0.0041吨标煤/万元,万元产值工业耗能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6%,能源消耗值为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研发的节能型工程起重机对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进行控制优化,比同类产品省油15%-30%。
《21世纪》:推进低碳发展方面是否遇到困难或者困惑?如何应对?
殷正富:通过“科技创新”推出“变革性产品”到传统的工业降耗等一系列方式,中联重科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及低碳实践方面做出了企业应尽的努力。但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低碳战略起步较晚,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体制、技术、管理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观点。8吨压缩式垃圾车